妈妈育儿网

春夏蚊叮可致严重过敏 或“咬”到入院

2018-5-8 17:27| 发布者: mamayuer| 评论: 0

摘要: 炎炎夏日将至,又到了蚊虫活跃的季节,在户外停留不消一会,便有机会被叮至红红肿肿。有儿科专科医生表示,近日儿童被蚊蚊虫咬后引致并发症,如继发性感染、蜂窝组织炎等,而须求医的个案明显增加。然而,市面上有林 ...

    炎炎夏日将至,又到了蚊虫活跃的季节,在户外停留不消一会,便有机会被叮至红红肿肿。有儿科专科医生表示,近日儿童被蚊蚊虫咬后引致并发症,如继发性感染、蜂窝组织炎等,而须求医的个案明显增加。然而,市面上有林林种种的驱蚊产品,令人花多眼乱,但传统含DEET成份的驱蚊产品安全性成疑,而天然驱蚊产品则成效未知。医学界近日推荐新一代驱蚊成份Picaridin,成效及安全性均较佳,有助减低被叮咬的风险。

 

   蚊叮可致过敏 严重或致休克

   蚊叮的常见症状是皮肤红肿和痕痒,但其实这是一种敏感反应,而非蚊子咬伤所致。儿科专科医生李卓汉医生表示,「雌蚊通过人体的体味、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汗液中的化学物质来锁定目标,然后于暴露的皮肤上插入口针,以吸食血液,由于免疫系统对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产生反应,此处皮肤便会出现肿块和痕痒。」

(儿童被蚊虫叮咬后过敏反应)

 

   「随着我们年纪的增长,被蚊子叮咬的次数增加,这些过敏反应就会较易脱离,所以成年人对『蚊咬』的反应较低,但小朋友的反应就有可能较激烈,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大范围的痕痒、损伤、叮咬位置附近出现瘀伤、淋巴管炎、叮咬位置附近出现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患者咽喉会肿胀及喘鸣,需立即求医,否则将危及性命。」李医生称,近日接获相关的儿童个案明显增加。

 

   除了一般皮肤反应外,医学界更忧虑蚊媒所传播的疾病,如市民耳熟能详的登革热、日本脑炎和寨卡病毒,症状包括发烧、严重头痛、畏光、精神错乱等情况「。虽然这些病症并不常见,但每年亦有一定感染人数,不宜掉以轻心。」李医生补充。

 

   蚊叮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急症室春夏多见

   李医生指出,本港市民普遍忽略蚊叮的严重性:「其实每年一到春夏季节,蚊虫开始活跃,急症室就会不时接收到因严重蚊叮而求诊的个案,最常见的就是继发性细菌感染,有些个案甚至令整只前臂肿起,又红又痛,个别人士甚至需要留院数天,接受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以清除细菌、减退肿胀,才可出院。」

 

   个别人士手臂肿至需留院数天治理

   为何蚊虫叮咬后,可以令患者的整只前臂肿起、甚至要留院治理?李医生解释,患者经常因蚊叮痕痒而抓痒,造成伤口,令伤口感染细菌有关,伤口感染细菌后,患处或患处附近就会出现严重的红、肿、痛的症状,甚至引致发烧。「长者、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障碍或失调的患者、抵抗力较弱的人士较常出现此情况,而小朋友正因抵抗力较弱,加上对于持续的痕痒,特别容易抓伤皮肤,同时易于忽略伤口处理,故亦十分常见此情况。」李医生说。

(右为儿科专科医生李卓汉医生)

 

    旧式驱蚊技术DEET 安全性备受争议

    市面上驱蚊剂款式多如繁星,但原来成效参差不一。李医生表示:「最常听到的相信就是避蚊胺DEET,属于40年代的传统驱蚊技术,能干扰蚊虫的感觉器官,使牠们无法辨认人体位置,但其安全性却一直受到质疑,被批评会刺激皮肤、引发抽搐及神经麻痹等。」

 

    「一般情况下,只要依足指示安全使用,含DEET的驱蚊剂对人体并不会有害,不过部份人士如使用含高浓度DEET的驱蚊剂,或接触过量DEET,则有机会导致皮肤出疹、起水泡、刺激皮肤及黏膜,因此儿童特别需要慎用。1」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避免让10岁以下的孩子自行使用、不要喷洒于幼儿的手、眼或口部附近、喷洒时应避免吸入、误服或入眼、如有伤口或皮肤溃烂,亦应避免使用。

 

    天然产品成效存疑 亦非百份百安全

    除了常见的DEET,近年亦非常流行天然产品,坊间亦有不少标榜成份天然的驱蚊产品,大多以植物成份为主,如熏衣草、天竺葵、迷迭香等,利用蚊虫讨厌这些植物的气味来驱赶蚊虫,成份看来令人安心可靠,事实是否如此呢?「其实部份人士一样会对特定植物有过敏反应,故『天然』并不等于安全。」李医生说。

 

   「而且天然产品的驱蚊效果亦有一定限制,由于主要依赖植物的气味来驱蚊,但不同蚊虫讨厌的气味并不一定相同,单靠一种气味未必能驱走牠们;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气味只令蚊子感到不舒服,并不影响牠们的神经系统,若牠们非常肚饿,一样会叮咬『搵食』;而假如在风势强劲的地方使用,加速气味吹散,其功效更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很多此类型产品在经实测之后,发现牠们能驱蚊的时效较短,或者没有充足数据支持,因此并不在美国疾控中心推介之列,驱蚊成效存疑。」李医生解释。

 

    新一代驱蚊成份获世卫及多个国际权威组织推荐

    DEET安全性成疑、天然产品效用有限,市民还有哪些选择?「市民可考虑选购含有获世卫推荐的新一代驱蚊成份Picaridin的产品,此成份在多个主要致病蚊子的测试中,被世卫评价其驱蚊表现更胜DEET,因此同时被多个国际权威组织推荐,亦是加拿大卫生组织的首选驱蚊成份,且通过多项安全性、皮肤过敏等测试。目前已有多国使用,成人儿童使用时也可较安心。」李医生说。

(世卫推荐新一代驱蚊成分:Picaridin

 

    高效安全驱蚊 孕妇小童皆宜

    Picaridin能有效干扰蚊虫侦测人体气味,防止蚊虫追踪或接近皮肤,而且喷洒后,Picaridin会于皮肤表面形成挥发性保护膜,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研究发现,15%浓度的Picaridin能带来10小时的驱蚊保护,其长效驱蚊功用可见一斑。

 

    它除了有效驱除包括蚊、蠓、蚤、螨等四大蚊虫,其质感亦不如部份天然产品般黏腻,质感非常清爽,同时没有强烈味道,使用感较佳;且能直接喷洒于衣物、被单上,毋须害怕破坏物料;由于成份通过多项安全性、皮肤敏感及毒理测试,证实对人体安全温和,故孕妇、成人、幼儿及G6PD缺乏症或者俗称蚕豆症患者(患者本身不可接触某些药本及成份,否则可致溶血)均可安心使用。

 

    除了使用驱蚊剂,市民亦应调整生活习惯,如出汗后应尽快擦干及洗澡、到郊外活动时穿浅色和宽松的长袖衫裤、家中避免积水等。

最新评论

手机版|Archiver|妈妈育儿网 ( 闽ICP备10200275号-6 )

GMT+8, 2025-5-16 14:10 , Processed in 0.0213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4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