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查看: 22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震后,孩子的心灵也需要“救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0 08:3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地震过后一般都有心理上的障碍。特别是小孩子,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哪些呢,怎么去帮助她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当童心遭遇创伤
正当世界的不同区域遭遇台风、地震、战乱等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周围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也难免会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也许我们不能担保给孩子一个完全没有阴影的童年,但是,只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知识,避免陷入由于无知带来的误区,即使意外发生,我们也能够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让欢笑重新回到孩子的生活之中。
9#
发表于 2008-5-21 09:35:38 | 只看该作者
看电视是说有些事情孩子是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更多的方式是肢体表达,所以家长要多观察自己的孩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0:26:5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要强调的是,要帮助孩子对灾害刺激采取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地震或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媒体、学校和家长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经常向他们介绍有关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并指导他们掌握抵御灾害的本领;面对灾害,教师、家长要冷静、坚强、勇敢,告诫孩子不要害怕;当孩子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坏时,千万别责骂孩子。你可以对他(她)说:“孩子,爸爸妈妈与你在一起,你看大家都在救灾,等我们战胜洪灾之后,你又可以上学读书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0:26:26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专家提示

正当世界的不同区域遭遇台风、地震、战乱等等天灾人祸的时候,周围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也难免会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也许我们不能担保给孩子一个完全没有阴影的童年,但是,只要我们具备相应的知识,避免陷入由于无知带来的误区,即使意外发生,我们也能够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让欢笑重新回到孩子的生活之中。

孩子需要心灵“救灾”

这次汶川地震,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灾区人民的心灵造成严重伤害,尤其使孩子的幼小心灵蒙上了永远抹不去的阴影。

由于少年儿童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对严重的灾害带来的一系列精神伤害更加难以承受,其心理挫折反应也会更重。那么,当灾难来临和救灾时,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稚嫩的心灵呢?

首先要使孩子有受到保护的安全感。成年人,尤其是家长,即使是在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也要将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孩子。当灾难发生时,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是家庭,父母良好的心理状态、沉着有力的抗灾姿态、舍己救人的无私精神,就是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柱。如果家长面对灾难恐惧、慌乱,尤其是在遭受损失后悲恸欲绝、消沉怨恨,肯定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尽量减轻灾害对儿童的刺激强度。成年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不宜在孩子面前述说悲惨事件,夸大灾情,而应尽量隐瞒灾害给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亲人的伤亡情况。

另外,多鼓励孩子在救灾、重建家园中协助父母、学校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有些孩子年幼无知,从未经历灾难,也感受不到灾害的严重性,觉得很有趣、很兴奋。这时,家长切忌对孩子说“大人都愁死了,你还快活得起来”之类的话,相反,要鼓励他们:“灾难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大家都勇敢地去拼搏,就一定能战胜它。我们相信等你长大后会比爸爸妈妈干得更出色。”
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0:25:54 | 只看该作者
误区5:孩子还说不清楚,所以没法进行心理治疗

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不会把自己表达清楚,所以即使受到创伤,也没法进行心理治疗。其实孩子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差,但内心感受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治疗。

专家解惑:

对儿童心理治疗有很多方法

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往往会采用游戏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孩子画画,然后让孩子谈发生了什么,同时保证你很爱他。对于一群受到同样遭遇的孩子,可以做集体的绘画工作坊,这样的集体治疗能够让孩子从群体中获得力量。

还可以“过家家”。有的孩子会去攻击他的娃娃。这是正常反应。通过这种表达他会觉得事情是在他的控制力之内,并且宣泄了不良的情绪。

此外,家长和校方还可以针对意外事件的性质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比如孩子经历了火灾,可进行消防演习。

专家回答: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的方法。可以先在家里看各种品种的狗的画片,然后给孩子买毛绒玩具的狗,进而外出看别人家的狗,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孩子摸一下。同时,也要教给孩子防备常识,比如如果狗过来攻击可以蹲下装作捡石头的样子,马上跑进附近的建筑物里关上门等。如果万一被咬,一定不要让狗咬到头颈部(如果真的遇到疯狗,被咬到头颈部后再打疫苗可能也不能防止狂犬病)。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10:25:04 | 只看该作者
误区4:孩子已经这样了,所以他要怎么样我都依他

当孩子遇到创伤事件,家长往往会感到非常痛苦和内疚,觉得自己没能保护好孩子。这样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时候,家长就会觉得很难再对孩子提任何要求。

专家解惑:要尽量维持孩子正常的生活秩序

事发之后,不可能要求孩子一开始就和原先一样。在让孩子有充分安全感的前提下,应逐步进行,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在最初的时候,最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要避免孩子和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分离,让孩子尽可能和最亲近的亲人在一起。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保证,必要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睡觉。如果要短时离开要提前告诉他,并把他托付给他熟悉的、可以信赖的成人。

在事发后的急性期内,还不能恢复上学、上幼儿园时,要尽量维持家里正常的作息起居,给他安排有规律的、适当的活动,比如看书、玩玩具、外出购物等。对孩子既要认真对待,又要保持常态的生活方式。

在初步稳定之后,可以采用“分步走”的方式帮助孩子恢复正常。比如如果孩子不敢上学,第一次可以先带他到学校门口,下一次到建筑物中走走,再下一次进教室,家长陪他待半天。这样循序渐进,直到完全恢复正常。

专家回答:根据经验,一般孩子经过1~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恢复。从临床上看,80%~90%的孩子在1个月内可以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即能够正常上学、上幼儿园。只有极个别的孩子会有长期的反应,需要长期的治疗。有个别孩子反应严重,不得已的时候需要少量、短期用药,比如抗抑郁的药或帮助睡眠的药,以帮助孩子渡过最严重、最震惊的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妈妈育儿网 ( 闽ICP备10200275号-6 )

GMT+8, 2024-6-17 18:45 , Processed in 0.0442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