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楼主: jin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准妈妈“早产”红色预警

[复制链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06:08 | 只看该作者
 9.曾有“子宫颈闭锁不全”的现象;

  10.曾有过早产史;

  11.子宫或子宫颈先天异常;

  12.从未接受产前检查;

  13.常习惯不佳,例如抽烟、饮酒、使用非法药物等;

  14.准妈妈身体、心理压力负担过大;

  15.准妈妈生理状况出现问题,例如胎膜过早破裂、子宫颈感染、阴道感染、性病及其他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凝血机能异常等。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06:38 | 只看该作者
 早产有哪些症兆


  1.子宫收缩次数增加

  每小时有5-6次以上,即每10分钟有1次以上的子宫收缩,收缩较厉害时会腹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不及时就医,子宫颈将会变薄、扩张而导致早产分娩。

  2.腹部频繁出现紧绷感(像石头或球一样硬硬的)。

  3.出现像月经来时的腹痛及肿胀。

  4.阴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样液体(可能是破水,少量渗出或像小瀑布般一下就流出)。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09:52 | 只看该作者
  5.阴道分泌物增加或带有血丝(又称“见红”,36周前需特别注意)。

  6.出血。

  7.强烈便意感、腹泻或肠绞痛增加。

  8.下腹部有下坠感或阴道有压迫感。

  9.持续性的下背酸痛或腰酸(休息已无法改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10:23 | 只看该作者
 发现早产征兆之后的处置措施


  若有早产的征兆,不论发生的时间或者轻重与否,建议准妈妈都要提早就医,才能给予妇产科医生充裕的时间,来提供适当并迅速的处置,例如给予促进胎儿肺部成熟的药物等,进而降低早产的风险。准妈妈可以通过正确的知识与主动的观察,早期发现早产的征兆,然后进行以下的早期防范与治疗措施:

  1 一旦发现早产征兆,先放松心情(如深呼吸、听音乐)、卧床观察与休息(最好左侧卧)、补充水分或其他液体(有助循环),或打电话到医院询问。

  2 若有见红及破水现象,应立刻就医。

  3 若使用以上方法经过半小时后都无法改善的话,应立刻到附近设有“新生儿加护病房”的医院就诊(因为早产儿出生后再转院,恐怕会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以便及早提供最完善的检查、确定治疗方向及必要的处理(例如强迫安静卧床安胎或适当的物理缝合、化学药物的治疗等),以缓解早产的危机。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10:48 | 只看该作者
 孕妇如何安胎与治疗

  因为社会环境以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孕期女性在怀孕后都能在家休养,相当多比例的准妈妈仍需负担家庭与工作的压力,在多种不良情况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变成早产的高危险群。由此,“安胎”一事,就变得相当重要。

  目前早产的机率约8%-10%,安胎住院的日数因周数大小、入院因素等有很大的差异,多则5-6个月,少则2-3天。住院安胎最大的功效在于希望能帮助增加胎儿的出生体重以延长宝宝出生的周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让准妈妈学习分辨子宫收缩及胎动。如此一来,准妈妈出院回家后才能知道如何照顾自己及胎儿。

  有些准妈妈是在毫无预警下被通知需入院安胎,常有准妈妈对此表示不解和惶恐:“我只是肚子觉得紧紧的,看门诊的时候告诉医生,医生诊断后就说要住院。我又没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一定要躺在这里?”

  但是,要知道的是,早产症状起初较为轻微,在这时能够进行治疗,效果最好,否则等到严重时,早产已经不可避免。准妈妈及家人与医生讨论后,均需要了解是否有住院的必要性及其目的,以及不住院治疗之可能后果或其他可能替代方式,然后才能决定采用何种处置方式,并做适当调适。

  有专家进一步指出,住院生活中当然有许多限制,与家人分离也是非常难适应的,尤其是家中还有年幼子女需要照顾时,此时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支持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让这些准妈妈妈妈们在经历怀孕的过程中,可以平安顺利生产固然是安胎的第一要事,若能让她们的住院安胎生活更有色彩、更符合人性,对准妈妈们也相当重要。

  Tips:如果有早产症状,也可寻求中医治疗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11:17 | 只看该作者
 早产的预防与生活注意事项


  据我们所了解,早产和生活细节也息息相关。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些生活上的注意事项,虽然说不一定是百分百就能预防早产,但却是最基本的观念守则,不仅是可以预防早产的发生率,也是保健孕期的好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妈妈育儿网 ( 闽ICP备10200275号-6 )

GMT+8, 2024-6-11 18:01 , Processed in 0.03754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