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查看: 164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SOS儿童村主席猛夸成都妈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8 18:3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刚从奥地利总部来到中国的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主席、成都市荣誉市民库廷先生,在天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书面采访。首先,他向本报读者介绍了目前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在全世界开展工作的最新统计数字:全球已有35万名助养人参与了SOS儿童村这项事业,以社会责任来共同抚养身边的SOS孤儿;目前在全球444家SOS儿童村的儿童共计8万余名(不包括离村儿童),受益于SOS儿童村事业的儿童总数已经超过25万人。

  


  关于全世界四百多个SOS儿童村的经费筹集渠道,库廷先生介绍说,各个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其中欧洲国家一般是由政府投入50%至60%运转经费。他希望中国的SOS儿童村在未来五年内,通过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捐助,能够适当增加所在地儿童村的运转经费比例。

  库廷先生说,成都SOS儿童村的工作非常出色,尤其是那里的妈妈和工作人员。他希望通过成都晚报向成都市民发出呼吁:“请大家都来帮助生活在你们身边的孩子们,让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够自食其力。”

  ○现场追踪

  寻找从前:从儿童村到泥河村

  “奶奶,我和姐姐回来看您了!”昨日上午10时许,SOS儿童村一对孤儿姐弟丹丹和杨杨,来到邛崃市冉义镇泥河村,探望年近八旬的奶奶。而一路陪伴他们的,是抚养他们的成都SOS儿童村一号家庭的苏妈妈。年仅31岁的小苏,是目前儿童村正式妈妈中最年轻的一位,她已经在这里待了8年了,照养着9个孩子(1个已离村)。

  SOS妈妈带孩子回乡看奶奶

  车刚刚停在冉义镇泥河村的乡村公路上,两姐弟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一路小跑,边跑边喊:“奶奶!奶奶!我们回来了!”苏妈妈也连奔带跑地跟着他们,不住口地叮嘱孩子小心路滑。闻讯后,年近80岁的奶奶颤巍巍地迎了出来,:“我的丹丹娃儿,杨杨娃儿,奶奶好想你们哦!”泪水顺着老奶奶满脸的皱纹滑落。

  奶奶的住所是两间破败的茅草房,房间里又黑又潮。“如果没去儿童村,我们现在就在这里生活。”丹丹喃喃自语。就在奶奶的小院旁边,有两座坟。一座是丹丹和杨杨父亲母亲的,另一座是爷爷的。

  苏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他们离世的亲人坟前祭奠。丹丹拉着弟弟给父母爷爷鞠躬:“爸爸,妈妈,爷爷,我们会听话的,儿童村的妈妈很爱我!”苏妈妈则轻轻地将孩子搂在怀里说:“大哥,大姐,老人家,你们放心吧,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8年前 孤儿姐弟初到儿童村

  1998年7月,丹丹、杨杨的父亲因病去世,同年11月,母亲也因病离世。由于家境贫寒,两姐弟被分开抚养,姐姐由奶奶照料,弟弟由大姑抚养。1999年底,姐弟俩一同进入SOS儿童村一号家庭至今。“进儿童村之前一年多,我没有见过弟弟。”丹丹眨着眼睛说。刚入村时,姐姐5岁,弟弟不到3岁。

  “最初的几个月,丹丹见到陌生人会害怕,总想逃开,往门背后躲。”苏妈妈搂着丹丹,笑着描述当时的情况“她很害羞,总是没有安全感”,弟弟杨杨则“身体瘦弱不堪,营养不良,经常生病。”

  苏妈妈对这个场景记得最清楚:第一次在家里吃饭,丹丹盯着盘子里的鸡蛋,看着弟弟,又指指盘子,说:“弟弟吃过,我没吃过”。这句话让她难受了很久。
2#
发表于 2007-10-28 18:36:35 | 只看该作者
 ○一起成长

  苏妈妈:孩子们,我到家了

  1996年6月的一天,21岁的小苏偶然在报纸的角落里看到“SOS妈妈招聘”的字样。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的她有些好奇,于是细看下去:“热爱SOS儿童村事业,喜欢孩子” “年满25周岁—33周岁的独身女性”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心健康,性格开朗”“有一定的料理家务和照顾、教育孩子的能力”…… 她想,除去第2条,似乎其它条件她都再符合不过了,她决定去试试。

  初选和面试顺利通过,但结果是:“不合格。”儿童村村长曹树怀对她说:“你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当孩子们的妈妈呢。你先回去吧,如果两年以后你还像现在这么有热情,想当这些孩子的妈妈,我们再考虑是否录用你。”

  两年后,她如约而至。试用三个月后,小苏成为成都SOS儿童村1号家庭的妈妈。

  初次见面,年轻活泼的SOS妈妈让孩子们眼前一亮:“记得第一次见到妈妈,她像仙女一样笑着,年轻,漂亮,头发很长……”个子已经超过1.60米的丹丹低着头,害羞地笑了。好动的杨杨补充说:“妈妈还给我们吃桃子,还笑着说,我的孩子们,到家了……”

  大家都还记得,一到夏天,年轻的妈妈喜欢带着全部的孩子去公园。那时的九个孩子中,最大的兴波也只有十一、二岁,最小的杨杨才三岁多。“公交车嫌我们人太多,麻烦,不让我们上车。我们就走路去,全家10口人,浩浩荡荡。”“你看,一眨眼工夫,8年了。不久前,我们全家又去了一次公园。这次,是我的孩子骑着车,我坐在后座上,紧紧地抱着儿子。时间过得真快,他们都要长成大孩子了,老大都已经开始独立生活了。我心里很温暖,很欣慰。”苏妈妈笑着说。

  ○记者手记

  初进儿童村,面对15个家庭,我们该着重报道哪个家庭、哪个妈妈?这让我们相当困惑。

  曹村长的一席话让我们更加困惑:“只要能长时间在儿童村给孩子们当妈妈的,都是好妈妈;全世界儿童村有几百个‘专职妈妈’,从来不评选‘先进’,每个妈妈都是最好的。”

  怎么办?只好按照编号,从1号家庭依次开始采访。不知不觉中,20天时间过去了,1号家庭苏妈妈,2号家庭蒋妈妈、3号家庭张妈妈……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一句感慨:虽然妈妈们的性格各异,处世方式也略有不同,但实在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每个妈妈都很好。对娃娃们来说,她们就是亲爱的妈妈!

  你瞧,2号家庭的蒋妈妈,见二儿子斌斌回家了,赶紧拉着他“告状”:你弟娃又有创举了,他在我们烧水的壶里煮蛋,不仅烧干了水,鸡蛋也煮爆了!斌斌听了乐个不停:“妈,所以你要做好准备,将来老了,只能跟着我,他们啊,恐怕靠不住哦!”一家人哈哈大笑。
3#
发表于 2007-10-28 18:37:26 | 只看该作者
 还有3号家庭的张妈妈,她目前最小的儿子鹏鹏,竟然是从9个月开始带大的。襁褓之中成为孤儿的鹏鹏现在快3岁了,在张妈妈的精心呵护下,他精灵可爱,是整个儿童村的小宠儿。他在院落里,只要听到别的妈妈问他“你妈呢?小张呢?”他就四处张望,扯开嗓门大喊:“小张!小张你在哪里嘛!”

  如此温馨而又其乐融融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成都SOS儿童村上演着,整整10年。

  20天驻扎在这里,虽然也听到看到了一些稍显遗憾的事情,但是要知道,这里除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慈善福利机构以外,更是一个教育机构。要让如此众多的有特殊经历的孩子,顺利成长成人,谁都应该清楚,绝非易事。

  “父母心”,这三个字,贯穿着此组报道的全部。

  让我们带着一颗“父母心”,来对待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孤儿吧。

  SOS,拯救我们的孩子,也拯救我们自己的灵魂。

  衷心祝愿每一个在成都SOS儿童村长大的孩子,身心健康,自食其力。
4#
发表于 2007-10-28 18:37:39 | 只看该作者
○热线反馈

  来电不断 九成问助养

  昨日下午2时,成都SOS儿童村村长曹树怀、村长助理夏林华到本报值守962111热线,为关心儿童村孩子的读者解答相关问题。截至下午3时,有近20名读者打进电话,其中超过9成是与助养孩子相关的问题。曹村长对成都市民的爱心表示感谢,并真诚邀请成都市民参加儿童村4月13日上午9时30分举办的10周年庆祝活动。

  “助养到底有哪些方式?”“助养孩子对助养人有什么要求?”……针对读者咨询最多的问题,夏助理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助养目前主要是分为儿童助养和家庭助养,儿童助养每月100元到300元,原则上助养人可自主选择助养对象,凡身体健康、热心儿童公益事业有一定社会收入的人就可成为助养人。家庭冠名助养是由助养者资助一个家庭1年的生活费用,金额为两万元,助养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企业名义冠名助养。除提供爱心助养金以外,助养人还可以看望助养的孩子、带孩子外出玩耍、给成长中的孩子提供帮助。

  “随着儿童村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希望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这需要更多的慈善企业给孩子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夏助理表示,儿童村拟将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社会实践就业基地”,让更多孩子早日学会自食其力。

  特别提醒:如有企业愿意加入关爱儿童村孩子的爱心队伍中,为孩子提供社会实践或者就业的机会,请拨打电话88008251或8200828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妈妈育儿网 ( 闽ICP备10200275号-6 )

GMT+8, 2024-11-1 07:40 , Processed in 0.1157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4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