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7-9-13 23:22:48
|
只看该作者
模仿是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共特征。在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们提供模仿的样板。这在道德和礼貌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
孩子们学礼貌起初似乎是从称呼,和寻常的礼貌用语开始的。接触什么长辈就教她们称呼什么,见面时问一声“好”,分别时说一声“再见!”在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不争不抢人家的东西,拣到小朋友的玩具,要还给人家;不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尤其是吃的;在实在推托不了而一旦接收时,要说声“谢谢!”在公交车上对让座的叔叔、阿姨也总要说声“谢谢!”,不随地大小便,不学骂人,不说脏话,如此等等,虽然看似简单,却蕴涵着深厚的礼貌、文明的胚芽。
法制观念似乎是跟道德观念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头脑的。而行路和日常的交通法规,则是孩子们最早接受的法制约束。路口的红绿灯代表什么?人在经过路口时要注意什么?像“一站二看三通过”这样的要诀,当领着她们第一次上街时,就反反复复地讲给她们了。在经过路口时的一次次反复开导下,在闪烁的红绿灯的一次次警示下,孩子们到两三岁时,就懂得了起码的行路和交通规则。
求知是孩子们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方方面面,从呀呀学语到勾勾画画,似乎都是孩子们求知的表现。
孩子们似乎都是天生的书画家,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却早开始勾勾画画了!尽管她们起初画得歪歪扭扭,即使比照东西开始也画得不像,但看着她们那勾勾画画的样子,我不由联想到,我们的祖先最初创造象形文字的前景。“字画同源”的说法,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确切地说,应该是图画在前,文字在后;图画是文字的酵母,而文字则由图画孕育、演变而来。从孩子们的勾勾画画中,我似乎窥见了先民发明象形文字的轨迹,于是不厌其烦地由着并鼓励她们勾勾画画,而到一定时候,再引导她们写字、认字,就顺理成章了。譬如“2”,孩子们起初总也写不好,但从勾画鸭子的轮廓开始来引导她们,渐渐地就既学会了勾画鸭子,又学会了写“2”。 又譬如“人”字,用两条腿叉开站立,来启发、引导孩子,她们就很容易理解和学会。还有“大”字,说“一”好比天,人的头能顶过天,就叫“大”。
好奇、爱问、好学,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共性。我的两个宝贝儿自然也不例外。不论在家还是在跟两个孩子一起溜达、玩耍时,两个孩子几乎是不间断地提问。像蝴蝶、蜻蜓和鸟为什么会飞,而我们人为什么不会飞?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活?天为什么是蓝的?天有多高?太阳为什么早上和傍晚那么红那么大,而中午又为什么那么小那么亮?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打雷?……我都就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她们。遇到连我都不懂的,也不回避,更不装懂胡诌,而是跟她们说,外公虽然比你们知道得多,可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啊!等我回家后查查字典、辞海等,知道了再告诉你们。当我查完后告诉她们后,她们又问:什么叫字典、辞海?是不是什么问题书上都有?我就告诉她们,这个世界很大,问题很多,好多问题人们知道了,就写在书上了,还有好多问题人们还没搞清楚,所以连书上也没有。“那为什么人们不都搞清楚?”我于是又跟她们讲一番她们能理解的道理,并说要搞清许多还没搞清的问题,就得搞科学,当科学家。于是两个孩子都曾分别异口同声地表示:“我将来要当科学家!” |
|